坐禪為禪定的一種
使人修身養性澄清雜念是必然的
至於能不能成仙成佛
就端看信仰深淺
信者恆信
即便能成仙佛
也絕非單憑一二項"行為"抑或"舉動"一蹴可成
而繁文縟節當中最基本即為心態的轉變
目前分類:氣功相關 (12)
- May 15 Mon 2017 07:53
求問『坐禪』可以成佛或是成仙麼?
- May 14 Sun 2017 03:10
靜坐6 小時 增患糖尿風險 步行上班 患病基率降40%
靜坐時間超6小時增患糖尿風險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發現,人如果一天靜坐時間超過6小時,患癌症、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風險會顯著提高。這對患有糖尿病的白領一族來說,不僅僅是壞消息,更應該敲起一個警鐘 - 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防治糖尿病?
中國糖尿病健康素養調查顯示,82.6%的公眾具備一種以上糖尿病危險因素,而僅有9.6%的公眾認為自己具有糖尿病患病風險。糖尿病危險因素包括,年齡≥45歲,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有家族史,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腦卒中),平均每天靜坐時間超過6小時。辦公室白領和司機是「高危」人群,小孩坐得太久也可能引發慢性病。
對患有糖尿病一族的白領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如果靜坐太久,鍛煉能彌補回來的損傷也是微乎其微。故專家建議每天坐的時間不超過4小時,應經常起來活動。
美國癌症學會的研究人員在14年內跟蹤了超過10萬成年人,包括53,000名男性和70,000名女性,要求他們填寫關於身體活動的問卷。即使在考慮了身體品質指數(BMI)和吸煙等因素後,研究人員還是發現,一天靜坐時間超過6小時的女性的死亡幾率比一天只坐不到3小時的女性高37%,而長期靜坐的男性死亡幾率高13%。經常鍛煉的人死亡風險要低一點,但仍然十分顯著。靜坐時間太長,而運動時間短於3.5小時的人最有可能早逝:研究人員發現女性風險增加了94%,男性增加了48%。
- May 14 Sun 2017 03:10
靜坐6 小時 增患糖尿風險 步行上班 患病基率降40%
靜坐時間超6小時增患糖尿風險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發現,人如果一天靜坐時間超過6小時,患癌症、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風險會顯著提高。這對患有糖尿病的白領一族來說,不僅僅是壞消息,更應該敲起一個警鐘 - 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防治糖尿病?
中國糖尿病健康素養調查顯示,82.6%的公眾具備一種以上糖尿病危險因素,而僅有9.6%的公眾認為自己具有糖尿病患病風險。糖尿病危險因素包括,年齡≥45歲,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有家族史,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腦卒中),平均每天靜坐時間超過6小時。辦公室白領和司機是「高危」人群,小孩坐得太久也可能引發慢性病。
對患有糖尿病一族的白領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如果靜坐太久,鍛煉能彌補回來的損傷也是微乎其微。故專家建議每天坐的時間不超過4小時,應經常起來活動。
美國癌症學會的研究人員在14年內跟蹤了超過10萬成年人,包括53,000名男性和70,000名女性,要求他們填寫關於身體活動的問卷。即使在考慮了身體品質指數(BMI)和吸煙等因素後,研究人員還是發現,一天靜坐時間超過6小時的女性的死亡幾率比一天只坐不到3小時的女性高37%,而長期靜坐的男性死亡幾率高13%。經常鍛煉的人死亡風險要低一點,但仍然十分顯著。靜坐時間太長,而運動時間短於3.5小時的人最有可能早逝:研究人員發現女性風險增加了94%,男性增加了48%。
- May 13 Sat 2017 06:56
若有眾生比較不定性,意志薄弱,適合修行何種佛教之法門?
- May 12 Fri 2017 09:45
學習佛法的前題?
大般涅槃經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依法者。即是 【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 即是【法性】 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 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 是法性者 不應依止。 依法 即是 依佛性 一切法 皆是佛性所現法 不知佛性作用 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義不依語】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何等語言 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 如佛所說 無量諸經 【貪求無厭 多姦諛諂 詐現親附 現相求利 經理白衣 為其執役】 又復唱言。【佛聽比丘 畜諸奴婢 不淨之物 金銀珍寶 穀米倉庫 牛羊象馬 販賣求利】【於飢饉世 憐愍子故 聽諸比丘 儲貯陳宿 手自作食 不受而噉】如是等語 所不應依。 不知戒律 貪求無厭 現相求利 經理白衣 為其執役 顛倒說 如來允許比丘 畜諸不淨 金銀珍寶 販賣求利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智不依識】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若知如來 即是【法身】 如是真智 所應依止。 見 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 食所長養】 亦不應依。 是故知 識 不可依止。【若復有人 作是說者 及其經書 亦不應依】 不知 如來是法身 念佛 以色見佛 或自稱是佛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 深密藏處 悉生疑怪。不知是藏 出大智海。猶如嬰兒 無所別知。是則名為 【不了義】也 了義者名為菩薩 真實智慧 隨於【自心】。無礙大智 猶如大人 無所不知。是名【了義】。 又聲聞乘 名【 不了義】無上大乘 乃名 【了義】 若言如來 無常變易 名【不了義】若言如來 常住不變 是名【了義】 聲聞所說 應證知者 名【不了義】菩薩所說 應證知者 名為【了義】 若言如來 食所長養 是【不了義】若言常住 不變易者 是名【了義】 若言如來 入於涅槃 如薪盡火滅 名【不了義】 。若言如來 入法性者 是名【了義】。 【聲聞乘法 則不應依】何以故。如來為欲 度眾生故。以方便力 說聲聞乘。猶如長者 教子半字。 善男子。聲聞乘者 猶如初耕 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是故【不應依聲聞乘】。 【大乘之法 則應依止】何以故。如來為欲 度眾生故。以方便力 說於大乘是故應依 是名【了義】。 應依大乘了義說不應依聲聞乘法 【四依法 總結】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法者 即是【法性】義者 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 了知【一切眾生 悉有佛性】了義者 【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前三【佛性】後一【大乘經】這就是大涅盤經 略說四依法
2015-07-13 09:53:33 補充:
學習佛法的前題?
=================
末法不覺法空 與經相違 與律相悖
無佛說成佛 無菩薩說菩薩
- May 11 Thu 2017 01:25
提升專注力靜坐有用嗎?
剛開始是因為情緒起伏很大專注力很低造成我很大的困擾,也常常聽人家跟我講靜坐可以幫助你專注力提升、人際關係變好、創造力提升、情緒穩定、大腦可以達到平衡等等的優點好處,但是每聽人家講時我第一個念頭就是「什麼鬼」如果只是單純靜坐就可達到這麼多的好處,那社會上不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問題了嗎?只要有任何的問題出現時靜坐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了,但這些說法還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也問了身邊許多的朋友他們有沒有靜坐的經驗,其中只有1.2位靜坐過,但是時間都不長維持不了1個星期效果並不好,我在網路上看過許多人的教學所以我自己依照他們所說的方法在家自己先嘗試了3-5天大約都利用半小時,但是效果真的很差,因為在靜坐時腦袋就是會一直亂想,而且也好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干擾,好難像網路上寫的這麼的簡單、容易、隨時隨地可以做,而且在嚐試的過程中,反而思緒更是混亂,靜坐當中沒辦法讓我的頭腦放空、心裡達到平靜,靜坐中也常常會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將頭腦放空什麼都不要想,但是越是強迫自己越是沒有辦法平靜,每每靜坐結束總是讓我更加疲累,幾次下來後我也放棄了靜坐這件事,心裡開始納悶為什麼網路上那些人可以這麼輕而易舉去靜坐,而且幫助又是這麼大呢?
之後的一年間我還是受情緒的困擾也造成了失眠,晚上總是會驚醒,我還因此去看了醫生,醫生只是說我壓力太大要我放輕鬆不要太緊張,之後我就一直與安眠葯相處了,但這樣長期吃葯實在讓我非常的不喜歡,我很擔心會因此成癮,在一次很偶然的狀況下我認識了聖達瑪靜坐法,起初我還是認為這樣的方式沒有用,但我還是再一次提起了勇氣去試試,第一次進到的靜坐的場所,讓我驚呀到!它讓我感到莫名的放鬆,老師也先讓我們了解到什麼是靜坐?靜坐的好處是什麼?經由老師慢慢地引導如何將頭腦、心裡雜亂的思緒慢慢的放掉淨空,並且配合穩定的呼吸來平穩我們的心情,一步一步的照著老師的引導方法來做,我慢慢發覺我的心開始一點一滴變的較平靜,老師說剛開始練習靜坐時先將你的專注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面,它能夠幫助你達到放鬆也能幫助我們的思緒變慢;雖然只上過靜坐課一次,但這一次的感受真的與我自己在家靜坐時的感觸差很多,因為有老師的帶領真的可以讓我進入到沉靜的情境之中,享受那心無雜亂的片刻,回家後我自己也嚐試照著老師的方法去做,雖然剛剛開始沒有辦法像老師帶領時這麼快的進入平穩,但每次從15分、10分、5分鐘愈來愈快能夠在靜坐中達到內心的寧靜,
有一次在跟同事的聚會場合,有位同事突然跟我說她覺得我最近不像以前一樣一點小事就動怒或是莫明其妙的發脾氣,聽到時心裡真的很高興,又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靜坐真的可以帶給我穩定的情緒及專注力;這是我靜坐的初體驗,分享給大家,大家也可以來嚐試看看老師們所帶領的靜坐法!!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522000016KK05651
- May 10 Wed 2017 10:50
已知無我,為何不解脫?
如是我知:
1.為什麼無法令修持眾生當下解脫??
◆ 「束縛」是從點點滴滴「身口意」的累積而成;「解脫」如花朵盛開,是日復一日「勤拂拭」的耕耘所得。
「當下」如花開的剎那,「解脫」是煩惱的滅盡。「已知無我」者就像意外遭逢「瀕死經驗」後的深刻感受、震撼無比!
- May 09 Tue 2017 15:06
坐立難安,而無法修禪定,該如何?
- May 07 Sun 2017 07:32
為何 "在動態中 修習禪修" 是一種最容易達到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的好方法呢?
- May 06 Sat 2017 07:27
在靈動時的表述 誰看歷史再復活
- May 05 Fri 2017 00:13
太極十八式氣功 呼吸法?
師傅們應該沒有時間來回答你了
但是
我友邦你查了一下
鬆身法、太極氣功十八式「第三套」:頂天立地疏經骨、開闊胸懷強心肺、左右風擺健脾胃。
鬆身法、太極氣功十八式「第三套」:荷花開祛風濕、增精強腎望夕陽、平肝建瞻海底探針。
鬆身法、太極氣功十八式「第三套」:開天闢地健中樞、駕地衝拳展內力、合掌擠腰整脊柱。
- May 04 Thu 2017 22:33
請問同修:「聞、思、修」三慧?